(文/图 软件学院 黄玲)2025年3月5日下午,软件工程系对日教研组、前端开发教研组在7413进行了BOPPPS教学模式研讨的教研活动。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会,本次教研会议由赵商老师主持。
首先,黄玲老师介绍了BOPPPS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源于加拿大的教师技能培训,是一种以教学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由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教学环节构成。BOPPPS名称是由这六个教学环节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构成。BOPPPS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
研讨会上,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详细探讨了BOPPPS模式的实施路径。导言(Bridge-in)强调以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例如通过短视频、热点案例或互动提问等方式快速切入主题;学习目标(Objective)需聚焦“认知、技能、情感”三维度,采用“分析”“设计”等可量化动词精准表述,确保目标与学生能力匹配且可评估。前测(Pre-assessment)环节,教师可通过匿名问卷、即时投票或小组讨论摸底学生基础,动态调整教学节奏。在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中,教研组倡导将课堂主动权交还学生,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软件需求分析、以“编程接龙”强化代码逻辑训练,或组织案例研讨培养批判思维,希望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不仅能提升知识吸收率,更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后测(Post-assessment)则注重学习成效检验,可以通过实操演示、小组汇报等方式,结合前测数据对比,精准评估教学目标达成度。最后,总结(Summary)环节通过师生共述要点,强化知识体系建构,并布置延伸任务促进课外巩固。
本次研讨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们对BOPPPS模式的理解,更通过案例共享与策略提炼,为课堂教学注入了创新活力。与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为起点,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助力学生从“被动听讲”迈向“主动建构”,为培养高素质软件人才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