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科研 > 科研动态 > 数宜信专家熊思豪与软件研究所学生共论“研发规范系列培训—java编码规范(上篇)”

数宜信专家熊思豪与软件研究所学生共论“研发规范系列培训—java编码规范(上篇)”

发布人:软件学院  发布时间:2025/3/6  来源: 本站  浏览次数:

(图/ 软件工程研究所 郑明月202536日,数宜信资深Java技术专家熊思豪受邀走进软件研究所,与学生们围绕研发规范系列培训——Java编码规范(上篇)展开深度技术交流。本次活动以规范编码实践,筑牢质量根基为主题,通过理论解析+实战演练+案例研讨的立体化形式,助力学生掌握Java编码规范的核心要点与落地方法

讨论会伊始,熊思豪老师以代码质量的生命线为切入点,系统解析了Java编程规约的核心原则。针对命名规范,他通过对比UserServiceUserMgr等正反案例,强调统一命名对代码可维护性的重要意义。在常量定义环节,结合金融系统配置参数管理场景,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枚举类与常量类提升代码的可读性与可扩展性。

针对代码格式规范,熊老师展示了IDE格式化插件与自定义模板的配置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缩进、空格、注释等细节对团队协作效率的影响。他特别指出:规范的代码格式不仅是美观问题,更是降低沟通成本的关键。

为深化理解,活动设置代码审查实战工作坊。学生分组对一段包含命名混乱、注释缺失、结构冗余等典型问题的Java代码进行审查。各组通过Checkstyle工具扫描代码,结合《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逐项分析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在成果展示环节,熊老师对各组优化建议进行点评,重点讲解了消除魔法值”“提取公共方法等重构技巧。

        

围绕如何推动编码规范在团队落地这一议题,熊思豪老师与学生展开案例研讨。针对某电商平台的开发场景,师生共同设计了静态扫描+持续集成+peer review的质量保障体系。学生们就如何平衡规范执行与开发效率新人培训机制如何融入编码规范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熊老师则分享了数宜信通过编码规范积分制优秀代码库共享等机制提升团队规范意识的实践经验。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内容涉及遗留系统如何渐进式整改不同开发工具的规范适配等技术难点。熊老师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建议采用分阶段推进”“差异化配置策略,同时强调规范的本质是提升协作效率,而非限制创新。

本次讨论会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了编码规范的全方位指导。参与学生表示通过代码审查实战,他们不仅掌握了规范要点,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中统一标准的重要性。软件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研发规范系列培训,帮助学生构建从编码到部署的全流程质量意识。

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Java编码规范的理解,更通过实战演练与案例研讨,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开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软件研究所将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的双向流动,助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